內容來自sina新聞

供過於求拉低平均利潤水平 房企醞釀資本大轉移



  一項新政出臺,我們總喜歡八卦它的出身(是行政手段還是市場手段),預測它的殺傷力。9月30日的"限貸松綁"新政也是一樣。新政滿月,全國的樓盤銷售如願止跌回升,長沙樓市也在"銀十"迎來大幅上漲。但是,樓市能否就此全面回暖?老實說,恐怕很難回答"yes"。

  樓市供不應求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。供 過於求的格局正在進一步拉低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利潤水平,這一影響也反映在上周公佈的福佈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。盡管去年碧桂園創下5小時銷售50個億,一年 銷售1000多個億的奇跡,但大股東楊惠妍的個人財富仍在急劇縮水。和去年相比,其個人財富減少瞭139.3億人民幣,下降到299.9億人民幣,排名也 下滑到瞭第19位,而2007年她的個人財富曾高達1211.5億元。萬達的王健林2013年排名第一,今年被馬雲等人反超,位列第四。

  楊惠妍及其他地產富豪的財富變化正是整個地產變遷的軌跡。2007年,房地產行業上榜總人數占到瞭富豪榜的三成左右,但自2012年開始,這支隊伍人數明顯下降,其財富總額的比例也開始萎縮。

  到目前為止,約44.1%的涉房上市企業已經逃離房地產,房地產前三季度投資增速隻有12.5%;代表資金流向的房地產行業的到位資金僅增長2.3%。這意味著資本對房地產行業未來看淡。

  每遇困難,人類會喊"要堅持",但資本不會。資本總是保持著逐利的本性,熱情而執著。所以,我們看到有企業傢主動尋求逐利新路徑,如萬達的王健林親近 O2O,謀求未來的線上帝國。也有資本驅使企業傢轉型的,如恒大的許傢印,最近馬不停蹄地玩各種跨界並購,從礦泉水業到農產品,從美容整形到光伏發電。在 並購中日漸龐大的身軀裡,曾經的主業開始模糊化。

  有人會擔心,以後還會有純粹的房地產企業嗎?恐怕難。資本的逐利性會驅使連江縣貸款廣告房企將產品延伸到服務、城市綜合運營,甚至是像恒大這樣的混搭系。可以預見,房產資本將會引發新一輪的投資多元化。

  也許正是這些"奇怪"的產物孕育著房產未來的方向。正如矽谷精神之父凱文·凱利所言:破壞性的創新最初都是個笑話。





新聞來源http://cs.house.sina.com.cn/news/2014-11-04/08354568240.shtml

澎湖縣小額融資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tegater4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